请同学们补充⬇️

老师,这节课您提到妓女神话,妓女扰乱了性别秩序与阶级秩序,但妓女作为男权性道德下的一种产物,她是如何能成为主体,又反过来能凝视男性呢?这种凝视,是仅限于凭借身份获得性自由进行主体性自愿性性劳动的妓女,还是也包括了在这一产业中遭受性剥削性压迫的妓女?

(以及今天看到的别的讨论,有些疑惑:像爵士舞中突出性征与身体曲线的性感舞蹈动作,以及女人展现自己的性魅力,是否有将自己“性客体化”的风险?)

**胡桃楸:**妓女作为主体反过来凝视男性,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。我可能没办法提供严肃的历史论证。绘画方面,可以参考马奈的画作《奥林匹亚》及福柯在《马奈的绘画》中的分析。文学方面,可以参考安吉拉·卡特的《萨德式女人》。理论方面,可参考《现代性的性别》第三章“想象的快感:消费的情色和审美”。社会历史方面,李银河《女性主义》第四章有专门讨论淫秽色情问题和卖淫问题。

请问老师,关于您课上提到的专业性的词组和短语(尤其涉及伊利格瑞),我有点困惑,如果可以的话,能否麻烦您再约略解释下么(或者或许能有一些延伸书籍/文章的指引),真的非常感谢!

1、怎么理解“他者”的超越性,是相对于主体来说的么?怎么理解这里的“超越性”?

2、“女人的绝对差异”,是不是可以理解为,女人一直被(男性)同一性的主体视为劣等的差异性的“他者”,以求控制否定消灭并予以同一化。对于伊利格瑞而言,成为主体的道路是不可取的,而应该把他者还给他者,把差异还给差异,真正地朝向他者,朝向差异。让差异,“差异”起来。所以是“绝对的他者,绝对的差异性”?

3、关于dialogue和conversation,dia-即across,交叉相互。是不是可以理解为,在dialogue中敞开交错着的差异,而不是向conversation那样,总是要达成一致共同(con-)的结论,目的,总结等等。您提到,前缀con-有反对,否定的意思,一般理解的con-是有with和throughly的意思,请问否定和反对的意思是伊利格瑞对词源的解释么,还是有别的出处呢?

胡桃楸:

1.我最开始是在存在主义现象学的语境中使用这个概念的。“超越性”指人类不得不超越给定状态去追求更多的筹划,可回顾第二课“波伏瓦与主体”及《导读波伏瓦》一书。简单来说,人类被身体等无法选择的因素所绑定在给定的情境中,具有“现实性”(facticity),而“超越性”(transcendent)使人类可以超越给定的情境。

在《存在与虚无》中,萨特有时将“超越”作为“自为存在”的同义词使用,有时则用来表示一种存在的过程。在他看来,意识是以“他者”为手段而实现自己的可能性。“超越性”这一术语在波伏瓦那里不尽相同,因为“他者”的存在具有重要的伦理后果,她强调“自我”与“他者”关系中的积极方面。借鉴黑格尔,波伏瓦认为自我意识是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的结果。换句话说,我们需要他人,才能成为我们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