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同学们补充⬇️

by Stella 小柏老师好!首先想表达下对你的喜爱,一直在听你的播客,有很多听不懂但总讲得很迷人哈哈。我对两个部分有一些问题: 1.关于创伤的巴洛克空间部分,德勒兹的话有点玄不是太懂,结合您讲的例子,我想确认下“观点”是否可以理解为一个视点,或者一个能够串联、理解创伤主体思绪和行为的切入线索?我们在尝试理解创伤主体的时候,需要捕捉到一些视点?比如第一集女主在法医室里惊呼肚子里放了什么并且时空错乱,这两个线索可以帮助理解女主的创伤来源以及为何她总是“时空错乱”?然后“形式的变动”两个类型的意思是否是:metamorphose就是同质但不同形式的行为/意识流思绪,anamorphose是两个不同质但有内在关联的东西之间的变化,类似于转喻?比如某气味——某个其中充斥类似气味的回忆?

**柏:**你好,首先谢谢你的喜爱。

观点的法语是point de vue,强调的是一种主观视角,通过观点(透视点),主体把variation掌握成一个局部系列。世界对主体而言是非物质性的表述(prédication),对主体而言把握世界的方式是从一个谓语(谓词,prédicat)跳到另一个谓语,谓语是需要根据主体去变格的,那么世界-表述就不是一个客观的固定的物理属性,而是发生在主体心理世界的变化和一系列联系。采取一种观点去触及这一世界,意味着站在主体的视角,照亮一小片地方,而不是照亮整个世界(在德勒兹看来把握世界的整体是不可能的),某一联系就变成了可以解读出的局部事件。这是一个哲学性的论述,当运用到理解女性创伤时,能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是,不去要求叙事的整体性,而是聆听主体怎么去使用谓词来构建出自己的创伤碎片,局部的系列。了解到这些后,请你相信自己的运用就可以了!

metamorphose是从一个variation变到另一个variation。生物学运用:毛毛虫变成蝴蝶。

anamorphose是从某一东西变成X,更加异质性,更加畸形。艺术上的运用:参考霍尔拜因的名画《大使们》。

2.《劳儿之劫》“能指的游戏”部分,您举的几个文本分析例子(劫持、脱裙子;改名)我理解似乎更像是解谜式的反推,这是否更多是一种文本阐释?还是精神病主体确实在临床上会表现出这样的症状,包括metamorphose和anamorphose的变动?除了不同语言系统自身的规定性因素(比如讲中文的病人应该就不会有“劫持—脱裙子”的滑动),他们的能指游戏是否有上下游关联性?还是比较随机个人化,需要分析师捕捉并对他们进行“文本”分析?

希望我的理解和表述不是一片混乱,感谢!

**柏:**你好,对于精神分析来说,关于言说主体真相的知识要在不断的表述中,如同无意识的打开一样显露,所以请随意表达自己,不用管它内容的混乱。

精神病主体在临床上会有词与物的“等同”,也就是说无法用语词去代替物的存在。比如在一些儿童精神病身上,因为阉割(castration)过程的失败,我们和他开玩笑,说厕所里有鳄鱼,他不知道这是玩笑(词),会很迟疑,还会去厕所看有没有(物)。比如有些人想表达“别人总是猜测我的想法替我做事”,可能会被表达为“他拽着我手去做某件事”,这个时候大他者被他画面化为了一个迫害他的人,因为身体遭到了某种力量的管制。不过要警惕不要把精神分析修辞化,在临床诊断的时候不能把能指当做sign(符号),因为不是A表达对应着B症状这么简单的事情,要注意主体的énonciation是什么。

确实不同语言系统中能指游戏也不同,中文的同音词非常多,这也是中文做精神分析的特殊之处)。关于能指滑动的关联性,请看一篇公众号文章:《拉康派临床演示 | 吉儿个案》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tfSJXF2ZCs4qXqBmLpVipA